主 演: Freddie Bartholomew
Greta Garbo
莫琳•奥沙利文
Maureen O'Sullivan
巴兹尔•拉思伯恩 Basil Rathbone
Stanley Andrews
Harry Allen
Mischa Auer
Harry Beresford
主 演: 朱迪•加兰 Judy Garland
詹姆斯•梅森 James Mason
斯特罗瑟•马丁 Strother Martin
Charles Bickford
杰克•卡森 Jack Carson
Laurindo Almeida
Rudolph Anders
David Armstrong
上 映: 1954年09月29日 ( 美国 )
地 区: 美国
对 白: 英语
评 分: 7.7/10( 1605票 )
颜 色: 彩色
时 长: 181 分钟
类 型: 剧情 音乐
分 级: 英国:U 瑞典:Btl 芬兰:S 美国:Approved 美国:PG 西德:6
本片是同一故事第二度重拍的版本,在成绩上与前一部影片是一样杰出的,但本片加入了歌舞的场面,藉以来大大显露主角朱迪.加兰的歌舞才华。导演乔治.库克对感人的剧情与歌舞的片段做了很好的平衡,但影片的后半段还是因为拍得太长而显得剧力薄弱了一点。参与此片演出的演员还有詹姆斯.梅森、查尔斯.碧克馥和杰克.卡森。
美国演员、歌手朱迪•伽兰德在同志文化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。石墙起义前,美国的同志出于对她的喜爱和认同,经常借用她在1939年电影《奥兹国历险记》(The Wizard of Oz,又译《绿野仙踪》)的角色名字,彼此称为“朵若西(Dorothy)的朋友”。她在片中唱的主题曲《Over the Rainbow》(彩虹之上)在英语世界的同志酒吧、同志活动中广泛传唱。
“朱迪•伽兰德在47年人生中工作了近45年[译注:伽兰德是童星]。她拍摄了32部电影,为额外的两部配音,并在五六部短片中露面。她获得过奥斯卡特别奖,并两度入围。她在自己的电视节目中30次以主角出现(节目和她本人共获得10项艾美奖提名),在其他近30个节目中客串。1951至1969年间,她完成了1100次在剧院、夜总会、演唱会的表演,三次打破百老汇票房纪录,并以其中一次在纽约王宫(Palace)剧院的演出获得托尼奖特别奖。她灌录了近100首单曲,出版过一打以上的唱片;1962年的专辑《Judy at Carnegie Hall》(卡耐基音乐厅的朱迪)史无前例地获得5项格莱美奖(包括年度唱片奖),再版不断。她几百次上电台节目,在无数义演中演唱,还以私人身份作过无数的劳军演出。在她两岁到13岁之间,未与米高梅(MGM)签约时,她和两个姐姐演过几百场滑稽歌舞剧(vaudeville)和广播剧。”
伽兰德的情绪极不稳定。她不幸生活在演员为片场威权所控制的时代,因为争取自主权而被视为棘手人物,屡遭杯葛。但是她凭着天赋和顽强,从一次次情感和事业低潮中重新振作起来。童星生涯结束后,她在音乐剧《相逢圣路易》(Meet Me in St. Louis,1944)中首次扮演成年角色,征服了观众。在多年低潮后,她又同詹姆斯•梅森(James Mason)联袂,神采飞扬地演出了《一个明星的诞生》(A Star is Born,1954)。
主 演: 卡里•格兰特 Cary Grant
凯瑟琳•赫本 Katharine Hepburn
詹姆斯•斯图尔特 James Stewart
Hillary Brooke
Veda Buckland
Lita Chevret
Russ Clark
David Clyde
主 演: 卡里•格兰特 Cary Grant
阿尔弗雷德•希区柯克 Alfred Hitchcock
格雷斯•凯利 Grace Kelly
约翰•威廉姆斯 John Williams
George Adrian
John Alderson
Georgette Anys
Brigitte Auber
这是一部由希区柯克执导,充满罗曼蒂克情调的喜剧片。镜头沿著绿草如茵的维也纳(Riviera)拍摄,一路风光明媚、景色怡人,呈现出无比的宁静与祥和。本片是格蕾丝.凯莉继「电话谋杀案」(Dial M For Murder)及「后窗」之后,连续第三次主演希区柯克的影片, 它同时也是希区柯克在拍完一系列谋杀、悬疑、紧张的影片之后,有意改变风格,选择较为轻松的题材所拍摄完成的一部喜剧片,内容颇具罗曼蒂克的气氛,主题也由谋杀淡化为偷窃的行为。其所展现的手法有如一个淘气的小学生,布局天真而幽默,将凯莉如火般的性感及格兰特冷酷迷人的魅力一展无遗。本片虽迥异于希区考克惯有的充满紧张、悬疑的故事情节,但却充份展露出其另类的幽默风格,双关语的运用让片中妙语如珠,观者莫不露出会心一笑。事实上,片名本身即令人拍案叫绝。